为进一步落实学校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整体部署,做好beat365官方网站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12月19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以腾讯会议线上的形式顺利举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及项目申报辅导系列讲座第二讲。此次讲座邀请到厦门大学许韧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beat365官方网站马文福副院长担任讲座主持人。马院长对主讲嘉宾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后,代表学院对许教授表示感谢,希望大家通过此次讲座,提升国自然标书写作技能。
主讲人许韧教授是厦门大学教授、博导、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福建省器官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华人骨研会(ICMRS)-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骼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工党厦门市副主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骨骼干细胞与系统骨骼生物学,以通讯/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多篇高水平论著,包括Nature、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2024)、Advanced Science (2023, 2024, 2025)、Bone Research (2020, 2024 封面)等期刊;作为负责人,主持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项目;荣获2019美国John Haddad 青年学者奖(全球10人)、2023-COA骨科基础研究青年学者奖(第一名;1/123)等国内外学术奖项;现为国际华人骨研学会(ICMRS)终身会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发育生物学分会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基质生物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基础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抗衰老分会委员;并担任Annals of Joint杂志执行主编,Bone Research、Bone、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等多本骨科杂志的编委;受邀在Lancet、Protein & Cell、Elife等杂志撰写综述与评论文章。
此次讲座题目为“(新手)如何写好一份国自然标书?”。许韧教授的讲座内容分为两部分。首先,许教授从国自然标书写作的各个部分为大家详细阐述了如何写好一份标书。之后,以其实验室一位博士后成功申请国自然项目的标书作为范例,为大家深度剖析标书能够成功的撰写特点。许教授讲到,申请医学科学部的项目,科学问题类别主要分为三大类:重点支持疾病防治、控制和治疗。所以在项目申报时应当充分思考自己项目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核心目标是否属于这三类中的其中一类。一份标书在评审中如果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前期要做好规划和辛勤付出。国自然项目更强调基础研究并十分重视原创性,因此,与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就尤为重要。对于大原则掌握后,就需要聚焦具体的研究领域。而标书的八股文模式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问题属性和正文。 科学问题属性需要“聚焦前沿,独辟蹊径”而科学问题源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和新兴领域,且具有鲜明的引领性或开创性特征,旨在通过独辟蹊径取得开拓性成果,引领或拓展科学前沿。许教授告诉大家一个技巧:最先写题目,最后写摘要。题目可以根据正文随时调整,因为题目中需要包含已经做的和将要做的研究信息以及做成后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标书的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是标书和核心和灵魂。而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是标书的卖点和PK指数。正文中,个人背景需要与前期基础有所整合,切入点和创新点需要有巧妙的选择和权衡,切入点的选择技巧,应是非热门、非常规、整合优势、规避弱项的。而标书摘要的书写,应是由大泛到精小,同时阐述完成能力。对于标书的规划应平整,项目构建合理,部分之间有衔接,结论能够呼应切入点,体现科学严谨。最后对细节进行润色,对图表进行优化。最后许教授通过一篇成功立项的标书为例,指出标书写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写作的优化技巧。
讲座结束后进入互动交流环节,线上多位教师结合自己的项目申请及申报过程中的困惑与许韧教授进行积极交流,许韧教授分别给出中肯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此次讲座十分精彩,使大家获得了很多实用性技巧,为2025年度国自然项目的申报奠定良好基础。
beat365官方网站
2024年12月24日
(撰稿:董倩倩 审稿:马文福、华茜)